“互聯網思維”,已成為近來資本市場的熱詞。以游戲為例,過去一年間,有幾十家上市公司通過高溢價收購等方式,變身游戲股。這其中,既有原本業務搭邊的文化公司,也有造傢具的、生產POS機的以及做汽車零部件的。
  與此同時,020(將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)、電商、互聯網彩票等概念,也是上市公司追逐的方向。包括養豬的、造紙的、煉鋼的、做百貨的,紛紛想方設法“沾上”點互聯網的“因子”。
  有人擔憂,手游產業,泡沫遍佈,“一碰就碎”;也有人聲明,互聯網概念,已不新鮮;但在資本市場上,投資者卻頗為買賬——大凡公司放出與互聯網相關的消息,幾個漲停不在話下。
  搶灘互聯網帶來股價暴漲
  去年以來,原本處於傳統領域的公司搭上“互聯網快車”,在資本市場上蔚然成風。
  新國都是上周A股市場最“氣勢如虹”的一隻股票。上周四,新國都報收39.73元,較前一交易日上漲9.99%。而在此前的9個交易日中,這隻原本籍籍無名的股票,連續漲停。
  十個漲停下來,新國都的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60%——2月21日復牌前,其收盤價為15.32元,而3月6日,收盤價為39.73元。
  創造這一奇跡的,是一則重組消息。之前,新國都的主營業務是製造POS機。受POS機“成本上漲、售價下降”等因素影響,這家深圳上市公司的業績,已連續多年下滑。
  2月21日,新國都發佈重組預案,將以股權加現金的形式,合計斥資8.4億元購買一家叫做範特西的游戲公司。範特西旗下經營著《籃球經理》等三款網頁游戲。
  “本次交易是為了吸收互聯網基因,借鑒純互聯網企業的管理思維和業務模式,幫助公司現有業務和管理思維的互聯網化。”新國都董事長劉祥公開表示。
  清科數據顯示,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,共有19個游戲項目併購案例公佈,併購方涉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。
  3月6日晚間,愛使股份宣佈將購買游戲公司游久時代。此前,液化天然氣和煤炭,是愛使股份的主營業務。稍早之前,原本主做地板的科冕木業、生產玩具車的星輝車模、製造汽車配件的順容股份、開發房地產的中宏股份,也都紛紛變身“游戲概念股”。
  與此同時,多家上市公司,均謀划進軍“電商領域”。2月底,南方軸承宣佈,出資500萬設立軸承和汽車零部件的網上交易平臺,以期實現“工廠和最終用戶的無縫對接”。
  多家公司“投奔”騰訊、阿裡
  “傍上”騰訊和阿裡,成為“互聯網化”的一條捷徑,騰訊在A股的“小伙伴”超過了50家。
  上市公司初涉互聯網時,發現如騰訊和阿裡巴巴這樣,在互聯網各個細分領域均具統治力的巨頭,是繞不過的“話題”——無論是電商,還是O2O。
  不完全統計顯示,當前A股上市公司中,與騰訊發生買賣或進行合作的公司,超過了50家;阿裡巴巴的“小伙伴”,也有多家。
  根據大智慧的分類,游戲和微信,是騰訊吸引諸多上市公司前來“投奔”的兩大利器。其中,多家上市公司購買的游戲,或是出自騰訊之手,或是騰訊參股,亦或是借助了騰訊的平臺。
  2月27日,證監會核准了梅花傘、奧飛動漫等四家公司的手游併購計劃。重組預案顯示,奧飛動漫的標的公司愛樂游,其第三大股東正是騰訊科技,並且愛樂游旗下的多款游戲產品也登陸了騰訊的游戲平臺。
  2012年,愛樂游的營收中,來自騰訊游戲的分成,占比超過了七成。
  與騰訊在微信上進行合作的上市公司,數字更為龐大,且所在領域不一而足。比如,今年2月,百貨公司王府井與騰訊達成合作後,將啟用微信支付、借助微信使禮品卡、儲值卡等電子化。
  與騰訊併列,阿裡巴巴也是上市公司鐘情“投奔”的對象。去年年底,在港上市的海爾電器,接到了來自一筆來自阿裡巴巴的18.87億港元的投資,雙方擬在物流業進行合作。
  今年2月,主營百貨的華聯股份,宣佈與阿裡巴巴建立O2O合作關係,“客戶可以通過手機淘寶客戶端,領取華聯股份的購物卡和優惠券”。
  還有一種現象,值得關註——雖然沒有明確進行合作,一些上市公司面對與騰訊或阿裡巴巴的傳言時,並不給予澄清。相反的,它們的措施曖昧,使投資者一時“摸不著頭腦”。例如,今年1月,回答投資者關於“是否與阿裡有合作”的提問時,數源科技在互動平臺上既沒肯定,也沒否定,只是提醒投資者,“關註相關公告”。截至目前,公司並沒有刊登相關公告。目前,部分投資者仍將數源科技視作“真正的阿裡巴巴影子股”。
  月流水千萬級游戲公司遭追捧
  對於上市公司涉獵“互聯網思維”,資本市場會非常“買賬”——股價的飆漲,即是明證。
  新國都在宣佈購買游戲公司後,連拉十個漲停板。今年的“漲停王”科冕木業,也是在推出收購游戲公司後,股價大漲逾200%。
  《上海證券報》曾刊文稱,“對上市公司來說,哪怕只是通過天貓賣點貨,也會成為大書特書的長臉事,股價也能雞犬升天。”
  “現在上市公司對互聯網的熱情,真得非常之高。”一位曾在游戲公司擔任高管的人士稱,據其瞭解,凡是月流水在千萬以上的游戲公司,“後面都有一群上市公司在追”。
  該人士曾經參與過一家上市公司與游戲公司的談判。據他觀察,談判過程“很直接、很爽快”,“除了那些收購必要的程序,其他環節該省則省”。
  目前,有批評稱,上市公司收購游戲公司時,往往溢價達到700%,甚至超過1000%,“人傻錢多”。
  上述人士不認可這種批評,“上市公司不是傻子,應該看到,收購一完成,後面就會跟著十幾個漲停板。但其中確實存在著風險。”該人士透露,目前確實有原本做網頁游戲的公司,“為了賣個好價錢,把自己包裝成手機游戲公司”,“也存在刺激營收、做大業績的現象”。
  至於部分上市公司鐘情的微信支付,一家消費品上市公司的董秘稱,該公司目前只開通了微信公共賬號,卻並不打算開通微信支付。
  “開通微信支付的前提是,公司必須把商品擺到騰訊的商城裡。”該董秘說,目前,公司產品在另一家大型電商的銷售勢頭良好,“如果再擺到騰訊的商城裡,以後逢電商大促的時候,就會面臨‘站隊選邊’的壓力”。
  □新京報記者 尹聰 北京報道
  相關報道見B06版  (原標題:養豬的、造紙的、煉鋼的紛紛搶灘互聯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qpytxstpbm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